国家级园林城市-武汉

2015-02-09 16:05:59

   截至2014年末,武汉全境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为湖北省面积的4.6%;市域周长977.28公里,7个中心城区面积8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07.54平方公里(不含水域面积)。拥有公园70个,公园绿地面积6038.4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4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54%,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2.8万公顷,森林面积1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80%。   

   湖泊变公园 山体还绿色
   江城绿化做“山水”文章
   江畔的柳树柔柔地飘荡在秋天的微风里,树下的情侣喃喃细语;广场上,游客三五成群,惬意地散步;空中则是风筝的天下……每天,数以万计的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涌向汉口、武昌江滩,忘情于水碧天蓝、草青树绿的景致中。
   曾经,位于汉口江汉关至长江二桥的长江沿岸江滩,还是大大小小的20多个码头,棚户密布。经过3年的改造,这里拆除各类建筑9.6万平方米,建成了长达3.4公里、面积达百万平方米的汉口江滩公园。公园里栽种了银杏、桂花、枫香、栾树、白玉兰等150多种植物,形成标志武汉城市新形象的绿色滨水长廊,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图片关键词

   与汉口江滩隔江相望的武昌江滩和汉阳南岸嘴改造工程也相继竣工。绵延18公里的青山江堤内外,防护林带和公共绿地融为一体,俨然一道景观优美的天然屏障,特别是建于堤内的青山临江公园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样板”介绍给全世界。随着一片片绿色的不断延伸,两江四岸已建成堤防风景林带近40公里。
   武汉不仅有江,还是“百湖之市”。星罗棋布的湖泊也在江城人的“巧手”下,变成一个个公园。截至目前,月湖、鲩子湖等市内中心地带的15个湖泊建成了公园绿地。今年,沙湖公园、南湖公园已相继动工兴建,将打造成为“水上乐园”。
   武汉还以龟蛇两山为中心,对主城区58座山体划定保护绿线,坚决拆除山体违章建筑,植树添林,突现山林色相与季相变化,“显山透绿”。
   九峰城市生态保护区将以“自然、古朴、野趣”为特色,建成全国同等城市最大的“城市森林”。
   汉阳“六湖连通” 武昌“六湖连江”
   大手笔打造“梦里水乡”
   “百湖之市”的武汉还因势利导施行江湖相连工程,大手笔做起“水文章”,打造“梦里水乡”。历史上,江城的许多湖泊本是湖湖相通,江湖相连的。后来因为种种自然、人为原因,许多湖泊之间相连的“脉络”被切断。而武汉市正在实施汉阳“六湖连通”、武昌“六湖连江”的工程,旨在修复湖泊的生态。
   目前,汉阳六湖连通生态修复工程已正式开工。到2007年,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南太子湖、后官湖、北太子湖、三角湖等6个湖泊,可望相互连通。汉江水通过琴断口闸或米粮渠,流经龙阳湖、墨水湖、南太子湖、后官湖、北太子湖、三角湖,再进入长江。武汉新区也将以“两江六湖”水环境为核心,形成旅游、度假、居住、休闲等六大滨水区。今年年底前,汉江将与三角湖、南太子湖、龙阳湖和墨水湖等4个湖泊连通。

图片关键词

   此外,武汉市还将斥资30亿元,将武昌地区东湖、沙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和杨春湖等六大湖泊与长江贯通,形成一个水域面积达62.6平方公里的“大东湖”。“六湖连江”后,将通过水体的流动、滨水区建设、水体修复等措施,使大东湖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到3类,部分水体达到2类,东湖片区的排渍标准也将提高到百年一遇。
   老公园“翻新” 新公园迭出
   市民逛公园不花一分钱
   地处汉口闹市区的中山公园每天都是热闹的。人工湖里,乘坐游船的游客洒下欢乐的笑声。公园的亭子、草坪旁,拉二胡的、唱歌的市民总是可以找到自娱自乐的地方。
   “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昨日,家住循礼门的邱女士和往常的周末一样,带着外孙到中山公园游玩。她告诉记者,只要天气好,她就会经常出来逛逛公园。
   以前逛公园还要买门票,现在许多老公园免票,此外江城还新建了许多免费的广场、公园,市民想到哪就到哪,方便得很,就跟自家的花园一样。这样的感受,让老武汉人最为体会深刻——

图片关键词

   2001年,中山公园改造一新后免费开园。随后,江城公园免费开放的阵容越来越大——青山的和平公园、汉口的解放公园、武昌的紫阳公园都相继免费开放。
   老公园“翻新”,新广场、公园建设的步伐也没有停止过。1999年底,位于江汉区腹地的汉口西北湖绿化广场竣工开放,集绿化、亮化、美化于一体。随后,又相继建成青山绿荫广场、硚口体育广场等。
   去年,位于汉口解放大道堤角段的堤角公园建成,成为武汉市第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开放型公园。公园里,武汉·中国园、闻风阁、赏心园等建筑充满了宁静、素雅、淡泊、幽深的江南园林古典气质。“楚文化”主题公园———汤湖公园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带,游客可在此游玩观赏、水上泛舟、垂钓休闲娱乐。金银湖公园大部分是水景,水生植物是一大看点。这些新建公园全部免费对游人开放。
   截至上个月,青山区白玉公园免费开放,武汉市免费开放的公园已有20多个,这些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路旁建游园 垃圾场变“小森林”
   寸土寸金处处“种绿”
   自1998年以来,随着江城绿化面积迅猛增长,公共绿地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带也成倍增加。如今武汉已拥有大型公园和街头小游园、小绿地、小片林近400个,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星罗棋布,遍布三镇。
   专家认为,乔木型绿地产氧、降温、防风、减缓风速、缓解噪音等生态效应明显优于乔灌草均匀型绿地以及观赏草坪型绿地。为此,
   2003年,江城“小森林”建设应运而生。
   曾经垃圾遍地的官桥湖畔和罗家港,而今建成了精致的游园。其中,罗家港游园是武汉市首创的内港小森林,园内保留现有大树并配植适当的广玉兰、银杏、枫香、杜英、柳树、桂花、红叶李、红叶碧桃、紫薇等树木,还设置了一些硬质铺装场地供人活动,真正还给老百姓一片晨练、休闲、散步的场所。
   作为武汉市规划建绿、拆迁建设小森林的典范,唐家墩小森林拆迁建筑2万余平方米,投入经费近亿元。武汉市政府将该处原有的房屋拆迁后,建成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生态特点的中心绿地,将松、竹、梅选为骨干树种,配以樟树、广玉兰、桂花、红枫、黑松、二乔玉兰、白玉兰、樱花、梅花等乔木1100余株,杜鹃、洒金桃叶珊瑚、红继木、火棘、南天竺等灌木4万余株,加上扇形的太极健身广场,既表现出绿量大,层次分明,品种丰富,季相与色相变化明显的园林景观,也为游人的休闲娱乐留下足够的空间。
   这些游园、小森林在改善了城市生态的同时,也彰显着园林艺术的魅力。
   绿化进社区 开门要见绿
   绿色旋风席卷背街小巷
   常青花园,四季常青;百步一亭,温馨家园。在这两个社区里,高大的乔木夹道而立,清凉的林阴随处可觅;白发老者与垂髫幼童在中心花园里徜徉嬉戏,怡然自得。
   武汉市实施“绿化进社区、开门见绿”工程,要求出门500米就有一块千余平方米的公共绿地,
   每个社区都必须建有一块居住区绿地,让广大市民出门见绿。这些面积不大、贴近市民的绿地深受人民群众欢迎,被誉为“袖珍绿地”。伴随着“883行动计划”,绿色旋风席卷背街小巷。
   绿色已成为江城居住区的主色调。许多单位和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身边的环境。根据园林部门的统计,全市园林式小区比例达到62%,园林式单位达60%以上。华中科技大学是一座花园式大学,校内树木总量近百万株,绿化覆盖率超过90%;全国绿化红旗单位武钢(集团)公司,花20年时间,在高炉和钢渣之间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奇迹,把尘雾弥漫的“光灰世界”建成了闻名遐迩的绿色企业,厂区和生活区绿地率达到35%。
   拆墙透绿 美景共享
   三镇街头绿色扑面来
   在汉口永清街解放公园大门前候车的乘客,可通过仅有栏杆相隔的解放公园,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春季里月季绽放,夏天荷花飘香……就是那生动的绿色,让喧闹的解放大道有了一道别致的风景。而在去年年初,这里还是一排商业门点。通过拆墙透绿,解放公园“还绿”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
   武昌造船厂、武汉二中等拆除了院墙,修建了通透式的景观护栏。临洪山侧路的中科院武汉分院院内4000平方米准备建超市的地盘改建成了游园,并拆除临街550米长的院墙。和平大道旁的武汉市公交管理办,也准备着手改造单位里的花坛,并将院墙变为通透式,让绿色和路人一起分享。

图片关键词

   近年来,武汉市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学校、机关团体等社会单位,有条件的全部打开临街围墙,拆墙透绿,增添城市景观。到目前为止,全市组织动员了百余单位实施了这项工作,全市拆墙透绿150处,拆墙透绿长度达万余米,城区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了拆墙透绿。
   拆墙透绿,绿地与街景融为一体,让院内绿色和院外市民共享,无疑成为武汉市绿地面积的一个新“增长点”。
   种花植灌木 建园林小景
   穿街走巷犹如画中行
   驱车在武汉外环绕城公路上行驶,放眼望去,最让人难忘的应该是那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路旁绿林。武汉环城森林生态工程是武汉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单项生态绿化工程,其在188公里外环高速公路两侧植树611万株,各建设100米宽生态公益林绿化带,绿地面积达到5.92万亩,总投资达3.25亿元。专家测算,绿带形成浓阴后,可使武汉夏季温度降低1℃以上。
   除了外环线,贯穿市域的京珠高速、沪蓉高速、107国道、318国道以及城市进出口道路相继披上绿装,建起“绿色通道”,营造出生态景观。
   在中心城区道路绿化,江城不再仅仅追求绿量的增加。路旁的绿不仅要多起来,而且绿化要上档次,要更加靓丽起来。
   江城行道树也不再是法桐、樟树“一统天下”。武昌洪山路两旁种植着大银杏树,汉口青年路多了两排俊秀的栾树,卓豹路种上了无患子树……江城行道树在体现乡土气息的同时,正在形成多种“特色路”。
   道路改造完工后,随之建成的注重造型、色彩、层次的绿化带景观,也让市民看到了惊喜。特别是近年来,武汉市实施“双百双补”工程,让百个品种的百万株花灌木在街头“落户”,使绿化带随着季节变得五彩缤纷。
   除此以外,去冬今春,武汉市在三镇干道的节点等处建起百个园林小景。这些小景精致优美、品种丰富、主题各异,展示出园林艺术的魅力,成为江城一道道靓丽的风景。